【劳动报】在创新路上树立起“领跑”的自信

  在创新路上树立起“领跑”的自信记中科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陈凯先

  “他是科学界令人尊敬的长者,虚怀若谷,高瞻远瞩,心怀国家。”这是后辈对他的看法。

  “他外表儒雅谦逊,内心果断坚忍,他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的益友。”这是学生对他的认识。

  “他有学问、有修养,‘君子’之称当之无愧。”这是同行对他的评价。

  他就是药物所的老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原校长,现任上海市科协主席———陈凯先院士(图片中间者)。几十年来,他始终以国家需要为努力方向,为我国药物设计领域的开拓和创新药物研究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学成回国是“自然的想法”

  在中学的各个科目中,陈凯先尤其喜欢物理,高考时毫不犹豫报考了复旦大学物理二系。1962年秋天,17岁的陈凯先以优异成绩如愿以偿被录取,但没想到被分到了该系的放射化学专业,从此“误打误撞”进入化学领域。

  在文革中,陈凯先先是被安排到安徽省霍邱县的军垦农场劳动锻炼,随后又到湖南邵阳中南制药厂当了两年水泵工。

  1974年3月,经过许多曲折,陈凯先终于调到了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担任技术员。置身于科研氛围中,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各方面知识,好学上进的精神得到许多前辈称赞。

  4年后,国家恢复中断了12年的研究生招生制度,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成为药物学家嵇汝运文革后招收的第一名研究生,就此踏上科学研究的道路。  1985年春天,他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被公派赴法国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访问研究。留学期满后,实验室主任Pullman教授诚挚地邀请他继续留下来工作,陈凯先婉言谢绝了。后来有人问他:“你是如何经过艰难的选择而毅然回国的?”陈凯先却说:“并没有什么艰难选择,学成回国是我再自然不过的想法。”

  提高创新能力责无旁贷

  “当看到国内药厂生产的、药房出售的药品绝大部分都是仿制国外的产品时,内心感到一种沉重的压力,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我国药物研究和医药产业长期以来以仿制为主,创新能力薄弱。作为上海药物所所长,陈凯先觉得提高药物研究创新能力责无旁贷。

  1997年,上海药物所联合兄弟单位申报的《重大疾病创新药物先导结构的发现和优化》项目,经过三轮激烈竞争和严格评审,成为全国首批10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即973计划)项目之一。这一项目的申请成功,使得上海药物所首次成为国家创新药物研究重大项目的主持单位,对提高我国药物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想要摆脱依赖仿制的老路,药物创新技术体系的建设必不可少。陈凯先清楚地认识到,“必须把药物创新体系建设作为药物所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在全国率先规划和实施药物创新体系建设。”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新药筛选中心”是上海药物所率先建设的两个平台。在此基础上,陈凯先和所领导班子带领全所人员针对创新研究的需要,由“点”到“线”,由“少”到“多”,建立和加强药物设计和发现、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代谢研究等中心,同时还部署和支持制剂研究、质量控制研究等技术平台的建设,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推进完善。如今,上海药物所的药物研发综合性大平台已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创新药物研发体系,对我国药物研发和医药工业发展发挥了示范辐射引领作用。

  中医药未来将大放异彩

  2005年3月,卸任上海药物所所长的陈凯先,迎来了新挑战———出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

  “学化学、研究合成药的,能做好中医药大学校长吗?”上任之初,陈凯先遇到了不少质疑,他自己也有不少顾虑。然而他并没有对陌生的领域望而却步,上任之初他就逐个拜访学校的名老中医,与各部门广泛交流座谈。通过学习调研,他越来越深入理解中医药发展的重要价值,深入理解中医药在当代的地位和使命,强调“传承”和“创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理念。

  “中国必须要在药物方面有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自信。其实早在半个世纪前,上海就取得过领先世界的基础研究成果———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若想续创辉煌,一定要在创新方面有所突破,而中医药领域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陈凯先表示,兼容、互补、融合是中西医结合必经的发展阶段,未来中医药必将在维护人类健康方面大放异彩。

(原载于《劳动报》2015-06-16 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