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

药物所首页
  • 首页
  • 工作动态
  • 人才概况
  • 科研团队
    • 院士专家
    • 研究组长
    • 博士后流动站
  • 人才招聘
    • 科研岗位
    • 管理岗位
  • 首页
  • 工作动态
  • 人才概况
  • 科研团队
  • 人才招聘

科研团队

研究组长 PRINCIPLE INVESTIGATOR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团队 > 研究组长
  • 院士专家
  • 研究组长
  • 博士后流动站
  • 时广森  研究员

    研究方向

    1. 睡眠长短和效率的遗传学基础和神经机制
    2. 睡眠调节的药物研发
    3. 人类生物钟和睡眠基因的筛选
  • 谭敏佳  研究员

    研究方向

    蛋白翻译后修饰与个性化药理学:
    1. 生物质谱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研究新技术 
    2. 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的个性化药物治疗机理和生物标志物 
    3. 表观遗传修饰调控与药物干预机理研究 
    4. 基于组学技术的药物靶标鉴定和机理研究

  • 唐炜  研究员

    研究方向

    针对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银屑病、炎症性肠病、慢性肾炎等)和病毒感染性疾病开展创新药物的发现和基础研究。
  • 童华威  研究员

    研究方向

    1.创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开发

    2.基因编辑药物的转化应用

    3.分子定向进化与递送系统


  • 王超群  研究员

    研究方向

    围绕“异常微环境如何导致肺病”这一核心问题开展研究,旨在阐明疾病机理,发掘潜在靶点,研发原创药物:
    1. 异常微环境导致的干细胞功能失衡和肺部疾病机制;
    2. 肺泡生成的细胞分子机制;
    3. 肺组织再生药物筛选。
    4. 肺脏干细胞治疗探索
     
  • 王春河  研究员

    研究方向

    1. 单克隆及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分子的发现、筛选和工程技术改造

    2. 新型抗体化学药物偶联体(ADC)药物的连接子改造

  • 王贺瑶  研究员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代谢失调性疾病的新药发现与药理药效学研究,以及代谢失调性疾病发生发展分子机制和药物新靶标确认研究。选择与代谢性疾病相关(肥胖、糖尿病、高脂、高尿酸血症、脂肪肝以及皮肤色素代谢失调)的G-蛋白偶联受体、酶分子作为药物筛选的主要靶点,建立细胞或分子水平的高通量筛选模型,通过筛选和评价,从中发现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药物先导化合物。围绕脂类吸收、转运、清除等生物学过程及其调控机制,从分子、细胞和在体层次探索脂毒性引起的胰岛功能损伤和脂质代谢紊乱在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中的分子机制及其药物干预手段。研究组与国内外多个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展代谢失调性疾病新药和发病机制研究,为药物研发提供平台和新的研究思路。

  • 王杰  研究员

    研究方向

    基于天然产物的合成、结构改良和靶点发现
  • 王明亮  研究员

    研究方向

    1.基于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技术小分子降解剂的发现以及成药性研究;
    2.针对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的核心组件—E3泛素连接酶和去泛素化酶,研发E3泛素连接酶小分子调节剂和去泛素化酶小分子抑制剂;
    3.针对目前传统“不可成药靶点(undruggable targets)”, 特别是具有肿瘤免疫治疗作用的蛋白磷酸酶、转录因子等,通过新的策略开发小分子抑制剂/降解剂,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研发。

     

  • 王明伟  研究员

    研究方向

    1.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1) 代谢性疾病相关B型GPCR的结构和功能;
    2) RXFP4(GPCR142)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3) 孤儿GPCR(GPR160)对前列腺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4) 甲酰肽受体1(FPR1)基因多态性与环孢菌素异化反应之关系。
    2.高通量筛选及活性化合物的结构优化
    1) 基于CRF1R三维结构的小分子抗抑郁症药物发现;
    2) 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hioredoxin interaction protein, TXNIP)小分子转录调节剂的筛选及其药理活性研究;
    3) PI3K亚型p110 突变体PIK3CA-H1047R的抑制剂筛选;
    4)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ZH2)Y641F突变体的抑制剂筛选;
    5) N甲基转移酶1/2(Euchromatic histone methyltransferase 1/2, EHMT1/2)抑制剂的构效关系;
    6) 针对结核杆菌、利什曼虫、丝虫病原体分子靶标的高通量药物筛选。
    3.药物筛选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无标记技术在胰岛 细胞功能和T细胞活化检测中应用。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沪ICP备05005386号-1

地址: 上海市浦东张江祖冲之路555号 邮编:201203 电话: 86-21-50806600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8305号